每天快走或慢跑十五分鐘,就可多活三年。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針對台灣民眾的大型研究,顛覆了國際間提倡每次運動卅分鐘、每周運動一百五十分鐘,以及國內的「運動三三三」建議。懶人量力動一動,延壽健康不是夢。
這篇昨天登在英國「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網路版的論文,是由國衛院客座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溫啟邦研究團隊,與體大教授衛沛文共同研究。分析一九九六年至二○○八年間,共四十一萬六千一百七十五人的健檢報告,每個個案平均追蹤八年。
研究團隊針對受訪者填寫的「健康問卷」,把個案分成不運動、低運動量、中運動量、高運動量與非常高運動量等五類,將各類組與「不運動組」進行危險比較,並算出平均餘命。
溫啟邦表示,比起不運動的人,每天運動十五分鐘者,平均壽命可多三年,癌症死亡風險少一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少兩成,總死亡率也降低了一成四。
這篇昨天登在英國「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網路版的論文,是由國衛院客座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溫啟邦研究團隊,與體大教授衛沛文共同研究。分析一九九六年至二○○八年間,共四十一萬六千一百七十五人的健檢報告,每個個案平均追蹤八年。
研究團隊針對受訪者填寫的「健康問卷」,把個案分成不運動、低運動量、中運動量、高運動量與非常高運動量等五類,將各類組與「不運動組」進行危險比較,並算出平均餘命。
溫啟邦表示,比起不運動的人,每天運動十五分鐘者,平均壽命可多三年,癌症死亡風險少一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少兩成,總死亡率也降低了一成四。